疫情又再拉警報 跟著營養師這樣做
跟著營養師的4大飲食重點
幫助身體減緩發炎症狀
隨著肺炎政策放鬆、口罩令解除,相對國人也放鬆不少,但您知道最近新冠肺炎正在拉緊報! 確診新冠肺炎,症狀不容小覷,不少人會出現發燒、咳嗽、肌肉痠痛、腹瀉等情況,其實染疫時身體正處於一種發炎狀態,因此在食物烹調或食材選擇上,都應掌握「避免促進發炎」為準則。
身體發炎時,應該吃什麼食材呢?
-
充足的優質蛋白質:
魚肉優於白肉優於紅肉,植物性蛋白質又優於動物性蛋白質。紅肉 (例如:豬肉、牛肉) 相較於白肉 (例如:雞肉) 有更多Omega-6與飽和脂肪酸,吃多了較容易造成身體發炎。魚類首選含有富含油脂的魚 (例如:鮭魚、鯖魚) 除了具有Omega-3脂肪酸幫助抗發炎之外,還可攝取到較多維生素 D ,維生素D具有調節免疫力的作用。 -
多吃富含植化素的蔬果:
尤其含有蘿蔔硫素的「甘藍菜、綠色花椰菜」研究可以幫發現可幫助及預防特定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,其中也包括新冠病毒。而具有花青素的「蘋果、葡萄」、有以及富有茄紅素的「番茄」,等蔬果,都具有不錯的抗發炎作用。 -
全穀類:
建議可吃全榖雜糧類食物 (例如:糙米) ,因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E等,可幫助免疫力的提升。 -
「好」油脂:
建議選擇植物性油脂,例如亞麻仁油、特級初榨橄欖油等,除了具有豐富多酚物質,好的油品還富含許多可幫助抗發炎的脂肪酸,例如Omega-3、Omega-9,可幫助舒緩身體不適。